據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星期介紹到現今的情緒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正在成為當前很多人的旅行新潮流,當前每年我國音樂旅遊市場規模達300億左右,預計三○年將成為千億產業。
澳門演唱會持續經濟推動演藝之都成效,在2023年舉辦了超過2000項大型演出活動,藝文活動超過一萬場次,2000萬人次參與。文化展演服務收益達23.5億澳門元。2025年澳門還成功當選 “東亞文化之都城市”澳門推動經濟應該還可以更好的活用。
澳門近年萬人的演唱會帶動客人消費平均超過澳門幣5200多元以上, 2024年澳門演唱會觀眾達100萬人次,票房經濟價值約11億澳門元 , 2025年的澳門演唱會經濟持續火爆,六月張學友演唱會9萬客人入場全爆,下半年預告:包括: (七月)林億蓮 ,(8月)陳奕迅、(9月)TWICE、(9月)Dear Jane等萬人級演出已排期,全年總場次將顯著超越2024年.
另外, 有關近月以IP聯成社區的經濟創造出新的經濟效益,以北區並利用大型打卡裝置至今吸引廿七點五萬人次到訪,日均二千七百人次。所以澳門是有條件把演出行業邀請來澳的明星及來辦演唱會的歌星與結合未來恆常化交由市場辦的國際IP力量,推動社區活化的的潛力. 加上新口岸區有密集的六千多間酒店房的客源為針對方向.我建議以上能運用好這幾個有利條件,共同打造新口岸區成為一個吸引情緒價值轉觀的旅客,粉絲們的追星目的地,打造新口岸區成為澳門演藝之都的 ”星光大道“
我亦都與本澳的辦演唱會多個娯樂製作企業溝通,他們都全力支持把演唱會的演藝資源一同合作。也願意花時間與經理人公司洽談 , 提供在澳辦演唱會的明星主題或邀請歌手落區走訪星光大道, 走訪中小企等活動,國際級的IP主題或IP明星能恆常化落戶該區並辦必需IP 能與商戶一起合作的活動,令新口岸區的中小企能借助追星一步步轉型推動社區中小企餐飲及零售的經濟。
澳門的名牌商有意向把名牌衣履的outlet落區, 推動他們與該區的不同酒店合作; 帶動零售業實體零售,辦活動再邀網紅到區探店宣傳中小企餐飲,支持他們在該店拍照,讓該區中小企門店好像旅遊局上一次的星動澳門一樣, 引明星及網紅去探店的拍照片, 營造出來澳的更多的明星到區, 邀請國際級的明星來製作在”星光大道”上的打咭擺設,明星的足跡效應提升”星光大道”在這區域的吸引力。由宋玉生公園內空間廷申到觀音像海岸旁.
第四, 這樣就可以用”星光大道” (暫時名稱) 來活化新口岸的中間區域, 而北面的賽車博物館區域亦都可以用賽車元素令周邊的酒店利用賽車主題配在酒店內發展主題, 南部有南環湖,亦是可以把造更多的水上活動,水上運動比賽. 把全個區域以演藝之都大道為主題, 南及北可以把體育之城的主題活化. 那全個新口岸區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主題去迎合Z新世代的旅客到區.
以上”星光大道”不是辦幾天, 幾個月的活動, 是由政府帶頭以IP , 星光大道打造, 把該區恆常化起帶頭作用. 令到周邊中小企能用主題去改變自己的吸引力.